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公司产品,推进公司思想政治理论课“3+1”实践教学活动,11月20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以“观艺术精品 体匠心精神”为主题组织师生代表近50多人赴北京市珐琅厂参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原为北京市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生产经营景泰蓝最大的专业企业,行业范围内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是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也是与公司签约的“大思政课”实践基地。
“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属宫廷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极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项艺术瑰宝,凝聚了一代代手工匠人的勤劳和智慧,被誉为国礼重器,与雕漆、玉器、象牙并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惯称之为景泰蓝。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手工车间,师生近距离了解景泰蓝手工艺的制作
师生详细了解珐琅厂的历史沿革、陈列的珍贵作品,以及老一辈艺术家抢救传统民族工艺的感人事迹,观摩景泰蓝生产线制胎、掐丝、点蓝的制作过程,大家深切感受到,师傅们对色彩、图案的艺术审美,对冶金锻造、掐丝等火候的把握,对打磨鎏金的耐心与细心,体现出大国工匠精湛的技艺和潜心钻研非遗传统工艺的精神。
在珐琅厂小型博物馆,陈列着成百上千精美绝伦的景泰蓝工艺品。师生们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了解瑰宝景泰蓝的发展历史,了解了每一件艺术珍品背后的故事,对传统文化瑰宝景泰蓝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让民族工艺绽放更加绚烂的艺术光彩。
经济232 周航宇
踏入北京珐琅厂,仿若步入一座艺术殿堂。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读下,景泰蓝的繁复工序逐一呈现,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每一步皆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看着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珐琅制品,色彩斑斓、温润华美,我不禁为这巧夺天工的技艺所折服。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领悟到文化传承与坚守的力量,激励我在自己的学业中也秉持匠心,砥砺前行。
法学233赵子仪
11月20日我们参观了北京市珐琅厂,深感传统工艺之精湛与传承之不易。景泰蓝珐琅制作流程繁复,从制胎到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全过程都需极致耐心与匠心,令人敬佩,更体现了工匠精神的伟大。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景泰蓝艺术之美,更让我明白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法学234 陈妍
通过参观珐琅厂,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景泰蓝工艺带给人们的震撼。技师们用着细细的铜丝掐丝成不同的形状放置在铜胎上,制作工艺的复杂和景泰蓝花纹的细致令我十分敬佩。在游览景泰蓝博物馆过程中,最吸引我的是为1990年亚运会设计的景泰蓝系列纪念品。不同于其他工艺品上的花纹细致精致,它将运动的熊猫印在了景泰蓝上,通过熊猫活泼的形象与景泰蓝高端的工艺相结合,不光促进了景泰蓝手工艺花纹的创新也促进了景泰蓝手工艺的传播和传承。这一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传统的手工艺,也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法学231 高艺洁
这次参观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在参观过程中,我被珐琅工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从选材到设计,再到烧制,每一步都要求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除了工艺本身,更让我震撼的是珐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珐琅制品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其原有的传统特色,同时又进行创新发展,成为了珐琅文化传承的关键。通过参观,我发现珐琅厂中不仅有传承老样式的传统纹样,还有与近现代多种艺术结合的作品。我不仅对珐琅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努力学习和工作,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法学232 杨阅微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北京珐琅厂,其中红色的景泰蓝让我印象深刻。红色釉料的研制需要反复试验和调整,不仅要保证颜色的纯正和鲜艳,还要确保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不发生变色或褪色。在红色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景泰蓝大师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制出了新的釉色和图案,为景泰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景泰蓝艺术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