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思想伟力 感受工匠精神 —“概论”课教研室组织师生赴北京市珐琅厂开展课程实践

文章来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让老员工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以“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走进北京市珐琅厂”为主题联合开展的“大思政课”课外实践活动,师生代表近40人参加活动。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原为北京市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生产经营景泰蓝最大的专业企业,行业范围内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是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也是与公司签约的“大思政课”实践基地。

“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属宫廷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极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项艺术瑰宝,凝聚了一代代手工匠人的勤劳和智慧,被誉为国礼重器,与雕漆、玉器、象牙并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惯称之为景泰蓝。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手工车间,师生近距离了解景泰蓝手工艺的制作。

师生详细了解珐琅厂的历史沿革、陈列的珍贵作品,以及老一辈艺术家抢救传统民族工艺的感人事迹,观摩景泰蓝生产线制胎、掐丝、点蓝的制作过程,大家深切感受到,师傅们对色彩、图案的艺术审美,对冶金锻造、掐丝等火候的把握,对打磨鎏金的耐心与细心,体现出大国工匠精湛的技艺和潜心钻研非遗传统工艺的精神。

在珐琅厂小型博物馆,陈列着成百上千精美绝伦的景泰蓝工艺品。师生们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了解瑰宝景泰蓝的发展历史,了解了每一件艺术珍品背后的故事,对传统文化瑰宝景泰蓝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让民族工艺绽放更加绚烂的艺术光彩。

金科221郭子祺: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去实地考察了北京市珐琅厂,参观了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一进入珐琅厂,我被那些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珐琅制品深深吸引。从精致的摆件到实用的器皿,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了解到珐琅工艺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流程。这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填充在金属胎体上,经过烧制、打磨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工艺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参观结束之后,我深感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无穷。珐琅作为其中的一种,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才华,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传承与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金科222周璇:走进历史悠久的北京珐琅厂,感受着这门古老技艺的厚重与瑰丽。在参观中,亲眼目睹了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每一件珐琅艺术品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珐琅制品不仅是工艺品,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希望这门技艺能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数管222范思琪:这次参观北京珐琅厂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了珐琅的精湛工艺和丰富历史。从观察工匠们精细的制作过程,到欣赏各种精美的珐琅艺术品,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和价值。更令人赞叹的是,珐琅艺术在这里不仅保留了传统技术,还结合了现代创新,展现出无尽的创意和可能性。这次参观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也让我对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尊重和欣赏。

数管222李斯雨:参观北京珐琅厂,这是一次非常精彩和令人难忘的经历。在参观过程中,我对珐琅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欣赏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以及他们对于传统工艺的执着。在参观过程中,我得以亲眼目睹珐琅的制作过程。工匠们手持细小的画笔,细致地在金属胎上绘制线条和图案,然后将彩料填充进去,经过多次烧制和打磨,最终形成了色彩鲜艳、光泽明亮的珐琅作品。他们的手艺高超,每一笔每一刻都蕴含着无穷的耐心。在参观结束后,我还有机会参观了珐琅艺术展览。展览中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珐琅作品,从饰品到器皿,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珐琅艺术的独特之处。作品中的图案和色彩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我被这些作品所打动,深深感受到了珐琅艺术的卓越和传承的重要性。

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公司不断与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加强联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拓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服务平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育引导广老员工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